欢迎光临广东法制网!

今天是 2025年02月07日 星期五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文化评析】让千年简牍重焕光彩

【文化评析】

作者:纪博

中央广电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第二季近日开播,在网上引发热议。竹木载春秋,文脉贯古今。简牍曾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书写载体,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传承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学术价值,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迄今已发现超30万枚简牍,2012至2023年全国各地出土简牍约8.43万枚。简牍大量集中出土为我们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同时也为简牍保护修复工作带来更大挑战。

简牍保护是时代课题,也是历史责任。今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来到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指出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物保护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简牍保护是一项技术活。发掘、清淤、编号、揭剥、清洗、绑夹、脱色、脱水、点交入库等环节,无一不考验着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业务能力。特别是脱色、脱水环节要求从业者掌握物理、化学等相关知识,对药剂的种类、剂量、操作程序等不能有丝毫马虎。不同时代、地区、环境、材质、形制的简牍材料,对保护的技术方案要求千差万别。比如,对于“饱水竹简”应采用“脱水定形”技术,对于“干缩竹简”则应采用“润胀复形”技术。

简牍保护还是一项耐心活。这一“冷门绝学”需要文物保护工作者具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简牍修复周期长,通常以年为单位。仅是把一枚枚历经千年挤压的简牍揭剥开来就极为不易。在湖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保护整理工作中,工作人员有时一天平均揭剥不到10枚竹简,每揭剥一枚就差不多要花费一个小时。

当前,得益于各地文保单位的坚持,我国简牍保护工作成就显著,不过仍有一些难题亟待破解。一方面,不少存量简牍仍“排队”等待修复保护;另一方面,考古工作中不断发现新出土的简牍,而目前专门从事简牍修复保护的人才仍存在缺口。此外,简牍的保护修复和整理研究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一些特殊的技巧和手段仍要在保护修复过程中不断探索。

加强简牍保护,离不开多方协同。一是加强与简牍相关的科学研究。通过材料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多学科交叉分析,开展简牍变色机理、简牍脱水材料、简牍保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二是加大对简牍保护的支持与投入。如在政策、经费、专业设备等方面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推动制定和完善科学统一的保护标准体系。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简牍保护修复人才梯队建设,改善简牍保护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顺畅职业发展渠道,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期待凭借文物保护工作者的智慧和双手,让更多简牍走进大众视野,绽放时代光彩。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18日 03版)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广东法制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你知道歌手韦唯吗?当年一曲《亚洲雄风》惊艳了无数人,却消失在大众视野近10年。2023年,59岁的韦唯在北京工体再唱《亚洲雄风》,多少人直呼梦回当年此前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她表示《亚洲雄风》对她意义非凡。“以前我唱这首歌的时候,很多听众跟我[全文]
    2024-12-22 02:08
  • 摘要:汲斌昌被判死缓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2024年12月20日,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山东省青岛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汲斌昌受贿案,对被告人汲斌昌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其受[全文]
    2024-12-21 02:08
  • 【文化评析】作者:纪博中央广电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第二季近日开播,在网上引发热议。竹木载春秋,文脉贯古今。简牍曾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书写载体,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传承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学术价值,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据不完[全文]
    2024-12-19 02:03
  • 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管理。自2025年3月1日起,开始受理认证委托;自2026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不得出厂、销售、进[全文]
    2024-12-19 02:02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广东法制网 gd.affnews.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